今天是2024年05月22日,星期三,欢迎您访问云顶国际业协会官网

行业新闻

【装配圈】装配式建筑行业各地最新发展动态!

信息来源: 预制建筑网  信息提供日期:2018-04-19   浏览:1516


湖北省


 @长江日报:武汉市挂牌土地已明确装配式建筑600多万平方米




18日上午举行的2018年装配式建筑发展与技术应用研讨会上,武汉市城建委节能处负责人杨建春透露,武汉市装配式建筑已进入全面推广期,目前全市挂牌土地的规划设计条件中明确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的建筑总面积达600多万平方米。


目前,湖北省科技馆新馆、东西湖区走马岭同心花苑四期还建小区、江夏区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绿地国际金融城、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武汉智慧生态城梦想小镇人才公寓等37个项目都被确定为武汉市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示范项目。


据悉,目前武汉挂牌土地的规划设计条件中明确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的土地有23宗,规划用地面积185.2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22.82万平方米;13个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已建成或正在建设,全部投产后可满足1000万平方米建筑工程需要。


目前,装配式建筑专项资金扶持、容积率奖励、择优投标、提前预售等7项优惠政策已基本落实,为促进武汉装配式建筑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武汉市政府规定,2017年至2020年,以政府投资工程、重点功能区为发展重点,按照二环线、中心城区及开发区、新城区政府所在地等范围逐步推进装配式建造,规划、城建部门分别从土地出让和施工图设计这两个源头把住关口。


杨建春介绍,武汉市政府明确提出2017年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当年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10%,约300万平方米;2018年起,逐年递增10%;到2020年,力争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当年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40%,约1200万平方米。


浙江省


 @嘉兴新闻:总投资36.5亿元!来自上海的两个重量级项目在海盐开工了!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海盐产业层次全面提升,要素保障更加健全,平台建设日趋完善,发展环境更加优化,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为在海盐投资兴业带来了无限商机。


18日上午,海盐接轨大上海、融入大湾区再结硕果。上海城建建设实业集团新型建筑材料嘉兴有限公司奠基仪式和上海隧道城市建设综合配套产业基地开工典礼在海盐经济开发区举行,两个项目来头不小,总投资共计36.5亿元!


这是一个怎样的项目


上海城建建设实业集团新型建筑材料嘉兴有限公司年产60万立方米装配式预制构件建设项目定位为装配式建筑产业园,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西侧、六平申线南侧,计划总投资24亿元,占地500亩,分两期开发实施,预计2022年整体竣工。


项目将引入多条全球领先的自动化楼板、墙板生产线,分别用于生产高强度预应力空心楼板、预应力双“T”板、保温结构一体化墙板、阳台板、楼梯板,预制梁、柱等各类预制构件。


达产后可年产60万立方米装配式预制构件,后续还将引入产业链相关的建筑部品部件生产厂家、设计研究院以及总承包安装、装饰类企业,最终将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上下游全产业链的综合性园区。


县委书记陈玲芳对项目的奠基表示热烈的祝贺,她指出,新型建筑材料项目落户海盐经济开发区,为我县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增添了生力军,将引领我县新型建筑材料产业的发展壮大,也为我县接轨大上海、融入大湾区树立了标杆示范,必将有力推动全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于上海城建建设实业集团


上海城建建设实业集团是上海的知名建筑企业,是涵盖房地产开发、建筑规划设计、建筑施工总承包、建筑产业化、5A写字楼商业及酒店运营等五大板块完整产业链的大型企业集团。企业长期致力于建筑工业化和建筑节能技术的研发,拥有从开发建设、建筑设计、装配式结构体系开发、预制产品研发设计、构件生产到装配式项目施工全过程生产管理能力,是装配式建筑技术全国标杆企业。


这是一个怎样的项目


18日,上海隧道工程智造海盐有限公司年产60万立方米隧道、工程预制构件及8台盾构机建设项目也正式开工。


该项目定位为上海隧道城市建设综合配套产业基地,位于海盐经济开发区海港大道东侧、杭州湾大道南侧,处于上海、杭州、宁波、绍兴、苏州一小时经济圈内,总投资12.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


项目主要采用钢材、砂、石料、胶凝材料、盾构零部件、油漆等原辅材料,经钢筋原材料加工、钢筋骨架放入模具、混凝土拌合料、混凝土振捣、壳体组装、盾构分解待运等技术或工艺,购置门式起重机、管片自动生产线、数控车床、数控刨床、数控龙门式加工中心、数控激光切割机、整流焊机等国产设备,具有节能、环保等特点。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60万立方米隧道、工程预制构件及8台盾构机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216000万元,利税20288万元。基本形成产品制造、研发中心、智能构件数据服务、专业人才孵化及综合配套服务的产业布局,对预制构件产业链实现全覆盖,以打造多元化的综合性产业基地,也将成为展示上海隧道整体公司制造业板块新形象的窗口。


今天的高质量投资,就是明天的高质量产出。推动经济平稳增长,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必须有大项目、好项目支撑。


近年来,海盐经济开发区多渠道接轨上海,已签约引进上海地区投资项目累计达70个,累计总投资超100亿,从上海引进新增内资项目数累计达65个,其中包括今天开工的两大项目以及总投资5000万欧元的伍尔特大中华区供应链项目,总投资1000万美元的美国财富500强美国威莱克高洁净度不锈钢材料等一批优质外资项目。


 @绍兴日报:柯桥“竣工测验合一”改革 材料精简69% 时间缩短80%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按照以往的流程,最多需要跑12个部门验收18个事项,提交118项验收材料,没有2~3个月是办不成的。最近绍兴远勤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仙德却轻松了不少,他负责的“远勤产业化生产基地”项目即将竣工,正好第一个赶上了柯桥建筑工程“竣工测验合一”改革,只需点点鼠标,将材料提交到系统上,理想状态下10~15个工作日就能走完全流程。


何为建筑工程“竣工测验合一”改革?柯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行政服务科副科长骆敏介绍,通过新开发的“竣工测验合一”系统,可将18个验收事项当成1个综合验收事项来处理,业主通过系统平台按要求上报验收资料,政府部门按照系统流程在规定期限内作出验收意见。


验收时间从2~3个月压缩到10~15天,如此大幅度的时间缩减,除“数据材料网上跑”,省去业主跑腿时间外,材料精简也是一大亮点。原本需要的118项验收材料,直接缩减到36项,精简率超过69%。比如:身份证复印件、营业执照等基本材料无需提交;建筑、场地、场外给排水工程等多种类型的竣工图合并成一套图纸;36项材料分为公共材料和个性化材料,公共材料只需提交一次,由各部门共享共用。


在业主提交材料后,后台的核实验收方式也做了改革。过去,测绘归测绘,验收归验收,前者只为后者提供数据参考。改革后实行以测代验,由联测联核、专业评估等中介机构出具专业性报告,主管部门以此为依据,核发用地复核意见书、消防验收意见书等竣工核实认可文件,一般情况下不再进行实体工程现场核实验收。


“如市政验收、园林绿化验收等多项验收要求在2个工作日内出具意见,建筑工程竣工规划核实等验收压缩到5个工作日内出具意见。”骆敏表示,工程竣工的验收流程,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审批意见会在规定时间内反馈,业主还能登录系统查看项目验收的进度,进行监督。


少了主管部门的现场核实验收,完全依靠中介机构的专业性报告,确实能加快验收速度,但验收质量该如何保证?骆敏告诉记者,柯桥将配合“竣工测验合一”实施注册测绘师制度,建筑工程竣工测绘报告应当由注册测绘师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后生效(过渡期一年),谁签字盖章就由谁负责。此外,对中介机构也要实施信用分类差别化管理机制,使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


山东省


 @新华网:枣庄多项目获省级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




近日,山东省住建厅、财政厅联合组织开展了2018年度山东省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申报,枣庄市多个项目成功入围。其中,滕州市西岗镇、峄城区阴平镇获批绿色生态示范城镇,台儿庄区获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滕州龙泉街道中心小学项目教学楼、滕州善南街道清华园小学项目教学楼获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山东红三叶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获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滕州市中房缇香郡二期项目获得二星级设计标识,枣庄市妇幼保健院新城迁建项目、滕州市国家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园门诊楼及病房楼两个项目获批二星级运行标识,滕州市中房·缇香郡二期13#楼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项目获批超低能耗建筑。


枣庄市将严格按照要求,建立有效的示范建设管理机制,明确各方职责分工,加强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日常监管,及时调度进展情况,扎实推进示范建设。


企业


 @红网:中建科技—“加减乘除”打造装配式建筑质量2.0时代




 


作为宁乡经开区装配式建筑产业的领头雁,中建科技湖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科技”)秉承着中建集团“品质保障,价值创造”的核心价值观,在装配式建筑业务发展过程中,用“加减乘除”四种做法,致力打造装配式建筑质量2.0时代。


加入BIM,构建智能建造平台


互联网革命不仅是电子信息领域的一场革命,更是包括建筑业在内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中建科技的加法,加的是BIM,根本目的在于为装配式建筑质量赋能。BIM技术是什么呢?简单点说就是把一栋建筑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收集起来,建立三维建筑模型,通过信息技术模拟建筑各项真实情况。一栋建筑从最初的设计生产,到施工装修,再到最后的运营管理全过程,都可以进行数字模拟。


传统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而信息化的核心就是BIM技术。BIM技术全面颠覆了传统施工流程,应用到装配式建筑,可以建立虚拟施工模型,相较于传统的图纸施工,不仅减少了设计和施工的返工,而且大大提高了建造精度和质量。


以BIM应用为切入点,中建科技自主研发了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平台,该平台融合建筑设计、采购、生产、施工、运维的全过程,包括模块化设计、云筑网购、智能工厂、智慧工地、幸福空间等五大模块,通过全过程信息化手段保障和提升装配建筑建设质量以及建筑效率。


减少人工现浇,重新定义建筑行业


一直以来,传统建筑行业被贴上了“高强度、高能耗、高污染”等标签,装配式建筑从“诞生”之初就在为传统建筑业的标签做减法。将传统的“千人会战”现浇模式变成只需要几个人操作机械设备模式;将需要几十人一层一层盖房子转变为像搭积木一样拼凑房子;将不堪信息重负的施工现场转变为一个智慧化的工厂……


这不仅仅是建造方式的转变,更是对建筑行业的重新定义,通过有效实现“五节一环保”,即节水、节能、节时、节材、节地,让资源利用由粗放向集约转变,从生产过程提高建筑产品质量。


传统的现浇模式,由于需要现场装模拆模,并且要预留混凝土凝固时间,工期拉得较长。而装配式建筑变现浇环节为机械吊装环节,通过采用设计标准化和生产工厂化,预制构件规格统一,人员大大减少,高空作业变为平面作业,工人安全系数得到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装配式建筑基于工厂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的工序流程,不仅减少了建筑垃圾,而且减少建筑扬尘、建筑噪音对环境的污染。通过不断的尝试减法运算,装配式建筑给了建筑行业一个全新的定义。


乘着绿色技术,驶入行业新蓝海


中建科技的乘法,乘的是绿色建造技术,旨在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高质量的宜居环境。


“为了保证建筑的密闭性,我们研制出了绿色建材。楼层的外墙采用‘五合一’墙板拼接组成,不仅保温效果好,而且还具有自洁净的功能。”中建科技综合楼项目技术经理胡宽怀介绍说。考虑到长沙地区的气候特征,该综合楼的设计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能耗,充分利用太阳能的光热、蓄能技术,真正实现让建筑“自然换气”的效果。


作为中南地区首座装配式加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中建科技“神奇楼宇”实现了“绿色+节能”的设计理念。相较传统建筑,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每年可节约电约16万千瓦,节约电费约16万元,同时每年节约标准煤近6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9吨。不仅达到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同时也成为了国家“十三五”课题装配式建筑高效施工示范工程。


凭借在绿色建造方面的技术优势,中建科技在去年7月和11月连续获评省级和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仅用4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由省级产业基地向国家级产业基地的升级跨越,在竞争激烈的装配式建筑市场,稳扎稳打,积极开拓建筑行业新蓝海。


除掉传统建材,个性化定制正徐徐走来


通过创新利用建筑材料,在实现绿色建造的同时,从源头提高建筑产品质量。


中建科技综合楼的外墙全部是自主最新研制出的“五合一”墙板拼接组成。这种新式墙体采用特殊的材料,将保温层与持力层完全无缝一体化封接,保温效果良好。由于利用煤气渣、工矿废渣作为原材料,生产成本大大降低,防火等级达到A1级,自防水的墙面设计,可长期保持自身清洁,避免机械和人工清洗作业,拓展了资源循环利用的新模式。


此外,中建科技还研发了轻质微孔混凝土、超性能混凝土和透光混凝土等一系列新型环保建材,相关产品在2017年筑博会上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目前,中建科技实验室正和湖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宁乡站保持联动,以中建科技集团为重要技术支撑,不断创新混凝土生产制造工艺,为打造名副其实的绿色建筑添砖加瓦。


“未来的建筑,将完全可以按照用户自身的需求,进行设计、布局、组装,个性化定制的装配式建筑正在向我们走来……”中建科技湖南有限公司总经理彭亿洲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