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22日,星期三,欢迎您访问云顶国际业协会官网

行业新闻

孙文杰:人的因素第一

信息来源: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信息提供日期:2018-03-09   浏览:3659

前言  是什么成就了优秀的企业?又是什么造就了优秀的企业家?在与企业一起成长的过程中,企业家从企业吸纳、收获了些什么,又沉淀、留下了些什么?企业与企业家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总是引发我们不断的思考与讨论。

小编将目光聚焦在四位从业内标杆企业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接下来的几天逐一地分享他们与企业并肩走过的岁月、共同经历的成长。通过他们饱含真情的回忆、理性深刻的感悟以及家书般的笔触,去体会优秀企业和企业家的成长历程,去探求企业基业长青的基因,去感受企业家骨子里的信念与坚守。


本文为第一篇

作者系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原总经理、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一)

在我为“中国建筑”服务四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最辛苦、但最有成就感的,是2001-2010年间,我和员工们一起奋斗,把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这家传统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成一家现代企业,不仅跨入了世界500强,而且在中国内地的A股市场整体上市。其中,中建五局的变迁更是令人难忘。

1981年,我被中建总公司派往香港的中国海外集团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年,期间,对在内地开展业务的工程局情况了解甚少。“中国海外”的管理人员,不少来自工程局,其中亦有中建五局的同志,从他们口中知道了五局的一些情况。特别是在香港可以引入内地劳工期间,从五局来了不少操作工人,他们远离家人,在港九、新界的工地上干的很欢,加深了我对五局的感性认识。

2001年,我回到北京,就任中建总公司总经理。上任之后,即深入基层展开调研工作,其中去得最多的是四、五、六、七这四个工程局,因为他们是中建总公司的困难单位,连年亏损,问题丛生。

我第一次到五局调研,住在长沙井湾子局办公楼旁边的招待所里,阴冷潮湿的房间使人难以入睡。而令人觉得更心酸的是,看到局大院里的办公楼和职工宿舍,以及旁边高耸的水塔,都显得陈旧残破。我即时打电话给滕书温同志(时任中国海外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来自中建五局),请他发动所有在“中国海外”工作的五局同志捐款,我也作为其中一份子,一共筹得了38万元人民币。临行时,因资金有限,我请五局的同事把办公楼的门厅和水塔修缮一下,并在水塔顶端画上“中国建筑”的醒目标志。

以后几次来到五局,我都住在招待所里,晚间就喜欢在局大院里走一走,而不远处,总是有一个小伙子跟随着我。有一次,我就和这小伙子拉拉家常,问他为什么老跟着我。小伙子说,他姓潘,是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部队复员的,局领导给他的任务,就是要保护好孙总的人身安全。我真纳闷,为什么要这样做?就询问了当时的局党委书记张卫东同志。卫东同志说,五局太穷了,问题太多了,上访员工络绎不绝,因为担心到局办公楼上访的同志们把你围住了,特别是怕个别员工在感情冲动时对你有所不敬,所以就请小潘照看你一下。听罢,我心里更不是滋味,并要求自己加快解决五局问题的步伐。


(二)

在我就任中国海外集团总经理之后,几十年来,在治理企业的进程中,始终听从并忠诚实践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教导:“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如今要使五局这样的困难企业扭亏为盈,脱贫致富,首先就要组建好该单位的领导班子。

十分感谢中建总公司党组的原书记张青林同志,他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极大的支持。因为我在香港工作生活长达二十年,确实对内地的情况,特别是国企的问题,了解得不够深入,不够透彻。为了使我尽快进入角色,及时并妥善地解决问题,青林书记把调整困难企业领导班子的前期工作也交给了我,目的是方便我在调查研究中了解真实情况,找出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

困难企业,从企业经营到职工生活,都存在着许多问题,这样也就加重了领导班子,特别是企业主要领导人的工作压力。五局的领导班子,从我认识的马明全局长于1999年交班,一直到2002年初第一次调整班子,期间已经历了五位主要领导(包括临时主持经营生产工作的副局长韩汉民同志),调动十分频繁,每届领导班子的持续性,以及班子换届之后的连续性,实在太差。企业的问题也就越积越多,工作的难度亦就愈来愈大。

其时,不仅社会上的理论界和传媒界,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不看好,甚至我们的一些政府领导,也将国企一卖了之。但我偏偏不信这个邪!经十余年奋斗,在香港这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我们把一家国有企业发展壮大成当地名列前茅的上市建筑地产公司。我坚信,在内地,我们也能闯出一条成功的路子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明确了路线、方针和政策。关键是我们如何建设一支能征善战的团队,特别是选好用好这支团队的指挥员,率领大家去攻坚克难,把国企做强做大。


(三)

人的因素第一。面对五局的现实情况,在第一次调整领导班子时,我就向青林书记提出建议,从总公司下属的先进工程局中挑选人选到五局工作,具体意见是从中建八局物色人选到五局充实领导班子。这个想法我俩一拍即合,他也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中建八局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22支队,虽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支队全体官兵脱下军装成为“中国建筑”的一员,但是铁军精神代代传承,至今,八局一直是“中国建筑”最好的工程局之一。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为抗大确立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一方针亦就成为几十年来人民军队的建设之魂。商场不是战场,但商场犹如战场。八局这支团队,就是在这一军魂指引下,高唱着“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的军歌一路走来。这支战斗队敢打敢拼的工作激情,特别是企业领导身先士卒的奉献精神,正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特别是困难企业攻坚克难的必备素质。

令人十分欣慰的是,中建八局不仅为“中国建筑”创造了不可磨灭的经营业绩,而且亦为总公司输送了大量有用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在我主政期间,从八局调往总部和兄弟单位工作的同事,仅局级领导就有二十余名。其中,有的已成为总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有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有的是总公司系统内拔尖工程局的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等等,但我最欣赏的,还是敢于去困难企业打攻坚战的这几位同事。

应该说,从先进企业到困难单位任职,一方面很难开展工作,搞出业绩;另一方面,对于个人而言,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会造成很大损失。当时,我作了一个不太恰当、但十分形象的比喻,即你要飞身跳到火坑中去,而且要在火坑中跳出一出十分精彩的大戏来。有好几位同事面对这样的任务,就不敢、或不愿挑起这一重担。

经过调查研究,青林书记和我都把目光集中到鲁贵卿同志身上。贵卿同志当时是中建八局一公司经理,在他担任公司经理五年期间,不仅创新意识很强,而且工作作风扎实,所以一公司的业绩,在八局一直名列前茅。贵卿同志在治理企业过程中嫉恶如仇,不惜承受精神上的折磨乃至肉体上的痛苦,也要和歪风邪气斗争到底。中建五局太需要这样的人才了!由此,我们先让贵卿同志到五局班子中工作,在他工作近一年,对五局的情况有所了解之后,总公司于2002年底对五局进行第二次班子调整时,就让他挑起了改变五局落后面貌的重担。


(四)

中建五局这些年的变化,证明总公司当初的这一决策是正确的。事情都是由人干出来的,只要人才选对选好了,企业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就一定能得到充分的落实。现列举五局以下有关数据,就可见一斑。

2001年:合同额24.5亿元,营业收入16.2亿元,亏损3062万元;资产总额19.3亿元,权益总额2.9亿元,自有职工9822人,人均工资1.25万元/年。

2014年:合同额1320亿元,营业收入531亿元,利润21.5亿元;资产总额505亿元,权益总额85亿元;自有职工15390人,人均工资10.8万元/年。

在我眼中,贵卿同志是一位有思想的实干家,他不仅娴于创造性的劳动,而且对日常工作不辞辛苦,不知疲倦,在国企改革发展漫长的征程中,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苦行僧”。在他任职中建五局的十二年间,一家三口人分住长沙、济南和上海,真是舍小家为大家,以企业为家,在工作中牺牲享受,享受牺牲!


(五)

一晃,我离开总公司领导岗位已有六年之多,而贵卿同志则已升任中建总公司总经济师。在此期间,每年我都要去湖南几次,或奔赴主席故乡,在他老人家铜像脚下洗涤心灵;或拜会新老朋友,探索强身健体之道。每每去到长沙,五局新任领导工作再忙,即使是在外地公差,亦尽量匆匆赶回,陪我坐一坐,一起展望五局美好的未来。

这些年来,我很少上工地了,但凡五局同事的邀请,我总是欣然前往。如今,中建五局的作品林林种种,连韶山路上耸立着的局新办公大楼,亦都不是令人注目的项目了,至于局大院内那座水塔陈旧残破的形象,早已成为不可忘却的记忆。当小潘驾车领着我们登上湘江边上的“江山一号”,远眺橘子洲头主席年轻时代风华正茂的雕像时,一种十分自豪的满足感油然而生。当初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的企业,如今已能投下巨资,设计建造出如此美仑美奂、可遇而不可求的豪宅了。特别是听着同志们细细诉说,谁谁家的儿女上了大学,谁谁家的儿女出国留学,五局不仅旧貌变新颜,而且发展后劲十足!

今天,中建五局不仅已成为湖南省的先进企业,而且培育了陈超英同志这样的全国纪检战线的英雄模范人物,鲁贵卿同志也被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这不仅是对五局,也是对“中国建筑”极大的鼓励和鞭策。所以,我们要常怀感恩之情,为湖南省的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更良好的服务,作出更优异的业绩!

我常和同事、朋友、家人笑言,我是幸福指数最高的央企退休老头之一,其中最幸福的是,包括五局在内的一家家困难企业,都已脱胎换骨,浴火重生,迈上了改革发展的快车道,职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亦都有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

孙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