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云顶国际业协会 信息提供日期:2017-05-16 浏览:1340
5月12日,由云顶国际业协会、深圳绿色建筑协会主办,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深圳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土筑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用友建筑云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残友智建有限公司承办的绿色科技•建设创新高峰论坛会议及现场观摩交流活动在深圳隆重举行。 据悉,本次峰会吸引了全国各地各行业勘察、设计、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及高校、科研、咨询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近800人。王铁宏、宋中南、胡建新、解彦辉、陈阳明等几位业内专家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2017年是深圳“城市质量提升年”,全市工作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圳质量”“深圳标准”,全力打造建设领域深圳质量、深圳标准。峰会主办方云顶国际业协会会长尹剑辉表示,此次高峰论坛以“绿色科技•建设创新”为主题,大力推动云顶国际业的建设科技发展,促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契合深圳城市建筑主题。峰会就建筑产业新动态、绿色建筑4.0、EPMC数字化工程等方面进行深度的解析,一度引发在场嘉宾以及各专业来宾的热议。 在建筑业大变革、大转型的特定时期,建筑市场在向着统一开放的方向发展;工程发包方式在向工程总承包方向转变;从城市治理、城市质量、城市安全运营的角度,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出,包括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治水提质的力度空前,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BIM技术的应用、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推广以及新技术的研发应用,这为建筑业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中国建筑业协会王铁宏会长认为:建筑产业现代化包括装配化、标准化、信息化、绿色化、一体化、国际化、资本化。 我国现有的建筑房屋施工技术路径是钢筋混凝土现浇体系,随着时代进步,弱点日趋凸显:钢材水泥浪费严重;用水量过大;工地脏乱差,往往是城市可吸入颗粒物的重要污染源;质量通病严重,开裂渗漏的投诉问题突出;劳动力成本飙升且招工难、管理难、质量控制难,中国建筑业协会王铁宏会长强调,改革的有效途径,就是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当前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钢筋混凝土预制配式(科称PC装配);二是钢结构预制装配式;三是全钢结构预制装配式。特别是可持续建筑技术路径,打造的是钢结构预制装配式并装修的“六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节省时间、节省投资、环境保护)建筑,具有既运行节能又建造节能、既部品化又集成化、既高效率又低成本、既变革技术路径又变革市场模式的显著特征,符合循环经济理念。力争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中国建筑作为一家超大型传统建筑企业,面对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导向与市场发展大趋势,正经受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双重压力。中建总公司科技与设计管理部副总经理宋中南演讲的题目是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建筑,他表示,打造以科技为支撑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通过绿色建造整体能力提升,实现企业转型升级,为企业创造财富,为社会提供幸福空间。先后在110余个重大工程项目中综合推广应用了绿色建造技术,组织各种绿色建造专业培训10000余人次,实施全国绿色科技示范、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立项400多项,占全国50%以上。中建总公司注重科技开发、建造绿色工程的作法,得到了与会者的共鸣。土筑虎平台创始人陈阳明与大家分享了从互联网+出发,通过信息的收集、整合、发布,为传统企业的转型及升级提供了信息支持,基础工程垂直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在线招标投标、在线采购求租、在线供应出租、在线询价等基础功能,提供建筑人力资源服务、专家在线咨询、企业黄页展示等增值服务。 招商蛇口高级顾问胡建新和用友建筑云公司副总经理解彦辉与大家分享了绿色建筑4.0和EPMC工程管理的解决方案。 云顶国际业协会彭迎祥秘书长做总结陈词,他说各位大咖的精彩论述让大家开阔了眼界。绿色低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是城市有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2013年起,深圳率先全面实现绿色低碳标准,率先公布所有新建建筑必须得符合绿色建筑的标准才能批准规划,才能实施建设。截至2016年底,深圳市累计共591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5320万平米。今年,政府在建筑施工中大力提倡“四节二环保”,鼓励企业创建绿色示范工程;支持既有建筑开展节能、绿色化改造、申请绿色建筑项目评价;开展绿色物业管理项目星级评价标识工作;进一步推动绿色运营管理。 会议完毕,主办方以星河雅宝高科创新园五号地块、半岛城邦花园(四期)施工总承包工程一标段、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扩建工程I标段、深圳国际低碳城等项目作为观摩点,从技术创新、绿色施工技术、BIM技术应用、质量及安全等多个维度,详细展示了云顶国际业在“绿色科技•建设创新”方面的成果。 云顶国际业协会彭迎祥秘书长表示,深圳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在我市建设工程质量提升“十项行动”,也着重提出了“技术创新行动”,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和企业的积极性,大力推进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快实施“智慧建造、智能监管”,向科技要质量,向科技要安全,向科技要管理。